坚持守正出新 培养卓越“双创”人才 ——福建师范大学

作者:转自全国高等学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 时间:2020-07-07 点击数:

一、学校概况

福建师范大学是福建高等教育的发祥地,也是我国建校最早的师范大学之一,肇始于1907年清朝帝师陈宝琛先生创办的“福建优级师范学堂”。经过112年的传承创新,学校构建起一流文科、高水平理科、有特色工科的学科体系,已发展成为一所人文底蕴深厚、学科门类齐全、师资力量雄厚、办学质量较高、对外交流活跃的综合性大学,现有本科专业85个,全日制普通本科学生2.3万多人,各类研究生7千多人。先后被确定为教育部与福建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和福建省一流大学建设高校。

福建师范大学历来有着重视创新创业的优良传统,从福建优级师范学堂“温故知新”所倡导的求新精神,到福建协和大学“研究高深学问、以应社会需求”所倡导的探索精神;再到福建师范学院“向科学进军”所倡导的科学精神……引领着一代代师大人矢志创新创业。2015年以来,学校把创新创业工作定位为未来发展竞争力的关键,坚持守正出新,将涵养“双创”文化、激发创新活力和强化创业能力融入学校工作全局,培养卓越“双创”人才。

二、典型特色

(一)具体措施

1.构建双创人才培养全链模式

学校于2016年、2017年连续两年在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中部署“双创”教育,在所有专业中建立创新创业课程模块,设立创新创业学分,促进学生将专业知识能力体系与社会发展需要融为一体,提升知识快速转化、开展自主创业、组合创业或岗位创业的能力。构建起“1(通识教育课程模块中必修的《创新创业基础》通识课程)+1(专业基础课程、专业主干课程模块中必修的学科前沿动态和研究方法的创新类课程)+N(创新创业教育公共选修课、慕课等课程群)”的雁阵创新创业课程体系,面向全体学生开设“通识+嵌入”课程,使创新创业教育如“盐”一般浸入专业教育之“水”中,实现在课堂教学的日常化中养成,总体上实现了双创教育全程化、全面化。

2018年1月开始,学校在每学期的教学周中划出1—2周时间,设立“个性化培养周”,近一半学生实现跨学院、跨专业选课,切实打破学院、学科、专业壁垒,使学生在个性彰显中创新、创业、创造。

(个性化培养周课程《学好几招即兴伴奏,你也可以成为弹唱高手》)

2.立足师范教育,着力培养双创教育未来之师

学校布局未来教师成长需要,以培养具有创新创业创造精神的大国良师为己任, 积极探索“教师教育+创新创业”的师范专业人才培养新模式,着力培养具有创新创业精神和相应教学能力的基础教育师资队伍,为双创教育向基础教育延伸做了前瞻性的人力准备。加大基础教育领域创新创业优秀成果的奖励力度,举办基础教育创意课程(产品)设计大赛,鼓励学生设计主题多样、内容丰富的基础教育校本创意课程,把创新创业教育延伸到中小学和学前教育。

3.以思政教育和地域文化精华点燃学生爱拼会赢的激情

学校是“南方坚持马克思主义的重要阵地”,始终注重引导学生不仅读精专业书,更要读深国情书,把创新创业的眼光从关注自身转向关心社会,主动用所学所长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和经济社会发展,为社会和民众谋福祉,融入创新创业大潮。着力将“晋江精神”“闽商精神”“海丝精神”融入校园双创文化培育,以“内外协同”培养学生的开放眼界,以“内外兼修”塑造学生的精神品格。

(二)工作方式

1.抓组织领导。学校先后成立创新创业教育工作领导小组、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领导小组、大学生创新创业园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全面推动创新创业教育与研究平台、创新创业实训实践支撑平台、创业扶持与项目孵化平台3大支撑平台建设。2016年9月,成立学校创新创业指导中心,挂靠学生工作处。2017年12月,成立创新创业工作领导小组,由校党委书记和校长共同担任组长。2019年1月,将创新创业指导中心升级为创新创业学院,院长由分管的校党委副书记担任;学院内设综合办公室、课程建设办公室、创新训练办公室、创新创业园建设办公室,配备专兼职工作人员,使各办公室既能依托背靠的职能部门资源优势开展工作,又能产生合力推动“双创”工作。

(学校创新创业工作推进会)

2.抓机制建设。学校把健全运行机制作为落实“双创”工作的关键,构建“学校统筹、学院主抓、部门配合、协调联动、全员参与”的“双创”工作格局。学校与二级单位签订《目标管理责任书》,将“双创”工作作为评价本单位事业发展情况的重要指标,每年开展考核工作并对二级单位“双创”情况予以赋分,使“双创”工作在二级单位得到有效落实。出台《高水平创新创业竞赛奖励办法(暂行)》,对指导学生在高水平创新创业竞赛上获奖的教师给予主持科研项目和发表成果认定,在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上获得金奖的给予20万元的奖励,并在现有专业技术职务等级基础上,破格聘任高一级职务。

3.抓条件保障。学校自2014年开始建设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现已建成10000多平方米省级创业孵化基地,获批为福建省首批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示范园。园区建设以“站前沿,创造美”为目标,推动学生站在学科前沿、学术前沿、时代前沿,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浪潮中体验创造之美,创造美的生活。在地点的选取上,我们本着一切便利学生的角度,采取链条式布局,紧贴学生实际需求进行建设,形成了“一园多片区”的格局。2018年起,学校还对学生党团活动室进行功能改造升级,打造24小时“创新创业小屋”。

4.抓精准服务。学校建立了“一二三四”指导服务体系。“一”是基于育人导向,以培养社会岗位的创造者为目标。“二”是依托学科优势,重点培育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和文化创意产业项目。“三”是精准服务不同类型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需求,对在传统产业运用成熟商业模式进行创业的生存型创业项目给予奖励和技能指导,对以创新的商业模式在传统产业进行创业的发展型创业项目予以支持和引导,对拥有核心技术竞争力产品或服务的创新型创业项目进行重点帮扶。“四”是注重梯队建设,让有创业意愿的大学生都接受创业培训,让准备创业的大学生都得到创业指导,让已创业的大学生都享受创业扶持,市场创投资金支持优秀创新创业项目高速成长。

(三)育人成效

一是赛事获丰收。2015年,学校在福建省省属高校中率先取得“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决赛特等奖;2018年,实现福建高校在“创青春”创业实践挑战赛中金奖零的突破;连续5年荣获“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竞赛、“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金奖。在四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决赛中,获得银奖1项,铜奖8项。此外,学生还获得首届“中国青年APP大赛”应用类唯一的一等奖,国际遗传工程机器大赛金奖等高级别奖项。

(学生荣获2018年国际基因工程机器大赛金奖)

二是创客竞涌现。“生化精细工业科技创新团队”获得大学生“小平科技创新团队”称号;“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陈威创办的福州蓝鲨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获得社会资本的连续投资;第十二届“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丁中贤、福建省首届“最美学生”陈钰心,共同拿下“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特等奖;获得5所世界百强大学研究生录取函的孙凌沁,是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铜奖团队的核心人物。

三是项目进市场。蒋子婧在校期间成立不闲工作室,毕业前受到投资人青睐,成为专职音乐人;应向阳参与了智能快件箱行业标准的制定,登上福布斯“中国30位30岁以下创业者”榜单,被福建省政府评为“双创之星”;兰文雄创办的北京天才推手教育科技有限公司,致力打造最有影响力的中国高考数学教育品牌;邱炳辉创办的厦门匠客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推出全球首款堆叠式可编程教育机器人。

(学生创业公司产品:塔克机器人)


校址:安徽省池州市教育园区池州学院(247000) 联系电话(Tel):(0566)2748876 邮箱:czxyjy@czu.edu.cn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20 Chizhou Universit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