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宁波帮”精神,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努力打造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宁大模式”

作者:转自全国高等学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 时间:2020-07-07 点击数:

宁波大学是首批国家“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教育部、浙江省、国家海洋局和宁波市共建的浙江省首批重点建设高校。学校以“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创造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为人才培养目标,在“宁波帮”人士捐建下继承和发扬“爱国爱校,创新创业”的“宁波帮”精神。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启动早、模式新、成果丰。学校形成的高度统筹、齐抓共管的工作保障体系,分层分类、融合递进的人才培养模式,校地协同、常态长效的实践教学格局以及思政引领、文创融合的指导服务模式为学校双一流人才的培养提供了有力支撑。

2001年,学校实施创新型人才培养改革;2005年,成立创业指导中心;2009年,成为全国30所创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之一;2010年,开设阳明创新班,探索培养高素质研究型人才;2013年,被教育部评为“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2015年,率先成立创新创业学院;2016年,开设创业班,探索创业精英人才培养,同年学校在“中国大学创业竞争力排行榜”中排名第21位,非985高校中排名第2位;2017年获评教育部“国家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和“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地方高校创新创业人才‘融合递进式’培养体系的研究与实践”获评2018年“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在四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累计获国家级金奖5项、银奖9项,连续三年蝉联“先进集体奖”,在“挑战杯”赛事中连续六年获得“优胜杯”。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宁大模式”得到社会广泛关注,《中国教育报》头版头条报道学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特色,其经验和模式辐射全省乃至全国高校,已成为我国地方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实践的优秀典型。

学校获得各项国家级双创荣誉

一、强化组织领导,夯实工作机制,形成高度统筹、齐抓共管的工作保障体系

1.实施“一把手工程”,将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作为学校发展的“十年大计”。学校把创新创业教育纳入学校“十三五”规划,并作为“双一流”建设和省重点高校建设的重要内容。学校将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作为学校办学特色。学校实施“一把手工程”,早在2007年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工作领导小组,每学期召开创新创业工作会议,制定工作目标,部署实施方案,将创新创业工作放在服务学校发展战略全局的高度统筹推进。

2.成立创新创业学院,通过“五大机构协同”和“校院两级联动”系统推进双创工作。学校于2015年成立创新创业学院,出台《宁波大学创新创业学院建设方案》,由校长担任院长,整合教务处、学生处、团委、研究生院、商学院等部门(学院)力量,构建“五大机构协同”和“校院两级联动”的工作机制。

宁波大学校长沈满洪为创新创业学院五大中心授牌

3.动员凝聚全校之力,为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提供全方位保障。在人员保障方面,设有21个校级专职创业指导服务人员。在场地保障方面,在学院建立14个创新创业驱动中心,总面积2万平米;在学校建立“宁波大学1986创梦园”,占地4000多平米,可实体入驻70多家学生创业企业;在校外与镇海区共建大学生创业园,总共享面积达2.2万平米。在经费保障方面,学校每年经费投入稳步增长。学校还与校友共同设立规模1亿元的“白鹭林1号”创新创业基金支持双创工作。

二、扎根课堂教学,强化师资队伍,形成分层分类、全面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1.瞄准人才培养质量,形成融入OBE理念的双创人才培养方案。学校把提高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质量作为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根据“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OBE理念,优化课程结构,整合教学内容,建立课程与毕业要求的支撑关系矩阵。同时,根据学校人才培养定位和创新创业教育目标要求,促进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有机融合,形成与社会互动、特色鲜明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方案,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

2.建设双创必修课程,构建全面覆盖分类培养的双创教育课程体系。对不同类型学生开设分类递进式课程内容。面向全体学生开设双创教育通识课程,包括2学分必修理论课、28门通识选修课和4学分必修实践课(为此提供400多项实践项目供学生选择);面向有双创意向的学生开设百余门创新创业模块课程;对有创新意向的学生开设创新性开放实验,每年提供300多项实验项目,结合专业开展课题研究;面向具有创新创业特长的学生,开设创新班和创业班“3阶段+4模块”特色课程,创业班学生真实创业实践率达到100%。

宁波大学创新创业学院首期创业班开班仪式

3.推行探究式教学方法,全面推动创新创业教务教学管理改革。学校积极在本科生中推进探究式课程建设、翻转课堂等教学实践改革,目前学校共组织10批示范课程建设,形成145门示范建设课程,推行367项校级教改项目的探究式教学改革。制定《宁波大学关于切实加强学生学业指导和管理的实施意见》,鼓励多种形式的课堂考核方式;实施弹性学制允许学生保留学籍休学创业;在创业班设立16个学分,可顶替通识选修一般课程、毕业实习及毕业设计(论文)学分。

4.创新师资培养机制,建立专兼结合、专创融通的双创师资队伍。通过多渠道培养专创融通的教师队伍。明确教师的育人职责,把指导学生创新创业作为每个教师必须履行的教育职责,在聘期考核任务中严格明确;着力提升教师双创指导水平,实施“博士教授进企业”计划,每年选派300多人次深入企业开展科研攻关;理顺科研成果转化机制,鼓励教师参与创业实践;建企业家导师库、青年创业导师库,聘请了409名实践经验丰富的知名企业家担任校外双创导师,指导学生开展双创实践。

三、拓展第二课堂,搭建实践平台,形成校地协同、常态长效的实践教学格局

1.打造“实验中心+实验项目”的创新实验开放平台。学校有建制的教学实验室共35个,其中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省级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1个。学校出台《宁波大学实验室开放管理办法》、《宁波大学创新性开放实验项目建设管理办法》等文件,面向全校学生开放各级各类实验室、实训室、计算机房、创新实践基地等。学校专门培育开设创新性开放实验项目。

2.推行“全员覆盖+分类施行”的双创实践训练平台。学校2007年起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规定每位学生修满4个创新创业学分才能毕业。“计划”包含创新训练、创业训练、学科竞赛等5个方面共300多个项目,学生参加学科竞赛、科研训练、工商注册等创新创业实践,经过认定后,均可获相应的创新创业学分,计入成绩档案和学生总学分。

3.构建“创新驱动+分层递进”的双创成果培育平台。学校构建了“创新培育→学科竞赛→创业培育”的递进式实训体系。在创新培育方面,每年设立院、校、省、国家四级课题1200余项,资助额度近200万,每年形成300多项创新成果,参与人数超过60%。在学科竞赛方面,每年选拔600多支团队参加“互联网+”、“挑战杯”等50多项学科竞赛,参与人数超过40%。在创业培育方面,实施“创业种子计划”,每年组建近300支创业种子团队开展创业仿真训练,参与人数超过20%。学生毕业一年后创业率接近5%。

2018年第四届中国“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宁波大学参赛团队

4.建立“产教融合+递进培养”的创业项目孵化平台。为实现创业项目的落地孵化,根据创业团队的创意、初创、成长的三个阶段,搭建了学院驱动中心→学校创业园→地方产业园的递进式创业孵化平台。在学院层面,围绕学科专业特色建立14个创新创业驱动中心,每年选拔700余个符合产业需求且具有良好市场前景的创新创业项目。在学校层面,2006年成立大学生创业园,每年培育优质学生创业项目和公司百余个。在地方合作层面,共建1986云创小镇和镇海大学生创业园等25个加速器,借助地方孵化平台在产业资源、导师辅导、创业政策等方面的优势,帮助创业项目实现迅速落地。

四、培养双创精英,激活双创文化,形成思政引领、文创融合的指导服务模式

1.开办“单独选拔,分类培养”的创新创业精英班级。学校创新人才培养的模式,结合专业和学科,设立阳明创新班、创业班、海洋创新班等各类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特区,对创新创业人才进行分类培养。阳明创新班致力于培养德才兼备、勇于探索,富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研究型人才,目前,阳明创新班已毕业181人,人均获得省级以上学科竞赛奖项3.65次。创业班已培养学生101人,创业实践率达100%,创业率达 50%以上。

2.建设“红色筑梦,德育为本”的双创思政宣传体系。学校积极建设推进思政教育与创新创业融合。第一,确立了“红绿蓝”三色引领的思政双创项目平台,分别培育以红色基因传承为特色的红色项目、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的绿色项目以及与海洋强省关联的蓝色项目。第二,努力形成“红色筑梦”创业环境新生态,建立20家“红色筑梦”创业教育基地,将创新创业成果与宁波周边革命老区、山区和海岛进行对接。第三,搭建思政活动平台,依托党员引领等活动,树立党员创业先锋模范,成立“红领创”公益帮帮团,举办创业公益服务活动。

宁波大学承办第四届浙江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暨“百校双创进千村”活动在余姚横坎头村举行

3.推动“爱国爱校,创新创业”的校园文化建设工程。学校搭建了软硬并重的校园文化活动平台和环境平台。在活动平台方面,搭建“宁波帮”文化节、研究生学术节、电脑节、创业活动月等一系列创新创业精品活动平台。在文化环境方面,学校将感恩文化与双创课程融合,共同构建“感恩传承”课程体系,由校领导担任宣讲员的“宁波帮与宁波大学”讲师团每年开展入学第一课;同时,学校着力打造感恩文化校园景观,整体规划楼名、路名、湖名,建设校史馆和感恩文化园,强化“宁波帮”精神的环境育人作用。


校址:安徽省池州市教育园区池州学院(247000) 联系电话(Tel):(0566)2748876 邮箱:czxyjy@czu.edu.cn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20 Chizhou University All rights   reserved.